(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朱晨欢)辅导员要做什么,好辅导员具备怎样的特质,身边的辅导员都有哪些“十八般武艺”……1月23日,我校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鸣锣开赛,入围的15名辅导员比拼专业技能,7名专业评委和16名学生评委为其现场打分。校党委副书记王建力,校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长朱坚出席比赛。
潘怡璐 摄
经评委评定,人文学院陈海峰、张峰获一等奖,杜晓艺、徐燕、王云长、叶青、俞波恩等5人获二等奖,张国强、王志海、杨凯、冯奕、李爱玉、阮春峰、朱俊俏、陈佳伟等8人获三等奖。人文学院,工学院、职教学院和行知学院获优秀组织奖。
从1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名的资料,要求辅导员在三分钟内准确说出抽中学生的专业班级、政治面貌、寝室号及寝室室友等10项基本信息。为此,辅导员们上演“头脑风暴”,像搜索工具一样“跳”出相关内容。经管学院、中非商学院的王云长、生化学院的王志海等辅导员如数家珍,毫无错漏。
据了解,这一“班情熟知”比拼是本届比赛的新设环节,也是辅导员必修的基本功。
另外,大到学生意外伤害、突发车祸,小到寝室矛盾、沉迷手机无心学习甚至情侣间的恋爱纠纷,学生的大小事务都得要求辅导员提出合适的应对方案。尤其是找学生谈话,考验辅导员的工作技巧和应变能力。“在大学,还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,寻找到学习生活的中心才能走出自己的小圈子,看到更开阔的世界。”在“谈心谈话”环节的情景模拟中,陈海峰以倒尽瓶中水方见瓶底为喻,引导被同学误解的小语走出自己内心的“小纠结”,迎接更大的世界。
评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谈心谈话有各种技巧,但更重要的是一颗关爱学生的心,与学生平等相待,循循善诱,倾听学生的心声。”与学生拉家常,拍肩膀鼓励,给学生倒水,约好一起爬山、打篮球……辅导员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陪伴学生成长的承诺。
正如《辅导员之歌》唱到:嘘寒问暖,人生不再孤单彷徨。理想灯塔为青春热情导航。“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,”张峰说,“让他们选择一条真正适合他们的路。”
据了解,本科教学部、学生处、研工部、团委负责人,全校辅导员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他高校部分辅导员到场观摩。比赛旨在以赛带训,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、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。这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也是我校备战全省、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“热身赛”。